企畫:沈清楷 ( 歐台會 )
採訪:何澄輝、陳奕齊、黃恩宇、陳佑豪
攝影:黃恩宇
楔子:
「拉法葉艦佣金弊案」,不但在台灣是人人耳熟能詳的跨世紀大案子,同時也在法國乃至於歐洲、以及國際間,都是一個備受側目和議論紛紛的大案子。該案不但暴露出前朝黨國體制下的貪汚腐敗、營私舞弊而目無法紀的自私心態,尤其不可原諒的是,竟然還凸顯出國民黨執政時期毫無敵我觀念的荒謬內情。其中,更重要的是讓外界藉此看清楚一些民主國家的政客,為了個人一己之利或其集團之私益,完全無視最起碼的基本道德標準,他們成群結黨肆無忌憚貪婪的巧取豪奪,並且跨國進行謀財害命的令人髮指直之可惡犯罪事實 !! 然而,或許正因為本案所呈現的陰謀太過龐鉅,內情盤根錯節到如入迷宮,想要一窺全貌,實際上是需要投注長期的毅力與不懈努力,甚至可能還要冒著各式各樣不可預測的風險,因此坊間有關「拉法葉弊案」或「尹清楓命案」的書籍雖然汗牛充棟,唯真正對於本案投入長期、深入關注,甚至多次自行到第一線明察暗訪者則更是寥寥無幾。
幸虧,在這酷似黑洞深淵裡面卻仍有著這麼一個鍥而不捨的身影,默默長期孜孜不倦的秉持新聞工作者的良知與傳媒貫有的敏銳,堅持「亞伯拉罕的信心」( Against all hope in hope ) 發掘真相,甚至在十餘年來不遠千里迢迢,親自無數次踵足到事件相關現場實地查證調查,包括首次發現此案關鍵人物汪傳浦在舊金山與倫敦的隱身處所…等等關鍵資訊。相對於今日淪為捕風捉影的台灣媒體惡化環境下,除了令入不忍卒睹的腥羶色一再被過度炒作,剩下的似乎僅是價值空虛的不知所云囈語而已!!然而,在如此舉世皆濁氛圍中,仍還有著這麼樣的一個身影,依舊不改其志得秉持著新聞人該有的專業,無視於外界的毀譽,繼續堅持批判與追求真相的良知行事。
也因為他的存在,使我們相信新聞追求的理想與良知始終不滅,而這個人就是溫紳 ( Windson ),從一九七八年便以筆名「蔡漢勳」出現於台灣傳媒界的新聞人。
今年所召開的的第三十六屆「歐台會」年會,係假義大利羅馬附近的度假勝地Fiuggi舉行。而本次年會中也邀請到溫紳與會演講。故藉此難得的機會,「歐台會」也在此會議繁忙之際,特別企畫了這次的溫紳專訪。一來是向這一位堅勁耿介的諤諤之士致敬,二來也向溫紳請教對「拉法葉案」的通盤看法與對台灣媒體的深入觀察,希望在這短暫訪談之對白中能激發出部分真相以分享國人。
以下即專訪內容:
何澄輝:溫紳您好!我們是「歐台會」媒體部的成員,想藉此機會跟您做場專訪。
長期以來,您對「拉法葉案」觀察與持續追蹤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對於此案,各界仍抱持高度的關切。我們想請教的是,以您長期追蹤報導「拉案」的過程與經驗,目前「拉案」的困境究竟在哪?
溫 紳:困境應在於「意志力不夠」所致吧? !
阿扁總統早在七年前便曾宣示「不惜動搖國本辦到底」,這話算是講得很重,所以當時他宣示「不惜動搖國本也要辦到底」時,郝柏村就在「中國時報」寫了一篇「何謂國本?」的文章。他的意思是要給阿扁上一課,意指:「動搖國本」的這個「國本」,可能陳水扁總統還搞不清楚!
而名漫畫家CoCo隔没多久也在當時的報端畫了一幅漫畫:「特調小組」檢察官跑去前總統李登輝的家門口,敲門說:我要找「國本」先生。從這些意涵就可以知道,「不惜動搖國本辦到底」一詞,其實在朝野的解讀不太一樣。也許郝柏村認為,你(指陳水扁總統)是不敢辦的!所以你(陳水扁總統)說「不惜動搖國本」,我就給你上一課:「國本是什麼?」。
CoCo則是知名的自由派漫畫家,他居然敢用這種漫畫來表達檢察官跑到前總統李登輝家去要找「國本」先生,其實這種幽默也是一種影射。所以,「特調小組」辦到今年七月三十日已經成立七週年,雖然有其成績表現,比如 : 郭力恆兄弟的兩千五百四十九萬餘美金,再加上凍結以來衍生的利息,總計已逾兩千六百多萬美金,換算成新台幣相當於有十二億元的不法所得,「特調小組」已經取回,算是第一張成績單。
這個成績單,關鍵在於謝長廷擔任行政院長時批准了「免死狀」(對於瑞士官方要求有關涉案人汪傳浦的保證),因為當初伯恩的司法當局要求台灣一定要保證不會對汪傳浦處以死刑。所謂「免死狀」…一般而言應該是由總統才能夠特赦,而非行政院長能予決定。可是陳水扁總統似乎没有太大的意願而完全授權給「特調小組」來做決定。「特調小組」遂由法務部長及檢察總長出面,結果部長或總長層級未被瑞士接受而遲未拍板。直到謝長廷上台出任行政院長後,他決定簽署這一「免死狀」的承諾書,也因此發揮臨門一脚效應,這才啟動瑞士政府願意把汪傳浦所藏匿之資料交付給台灣。
司法互助合作啟動後的連鎖反應之一: 就是郭力恆兄弟在瑞土的佣金帳戶浮現了。浮現以後,導致郭力恆後來也對此伏首認罪。原來郭力恆在軍事監獄中從不承認他有拿過什麼「拉法葉弊案」的好處,但在汪傳浦家族保險箱內的資料拿出來比對,郭力恆兄弟當年幾月幾日進進出出的帳目通通一目了然,所以郭力恆兄弟無法辯駁,只好把這些錢吐出來還給國庫。
這些吐出來的十二餘億元新台幣,好歹是第一張成績單。但凍結在瑞士還有五億兩千萬美金,如果加上利息已有六億三千餘萬美金的汪傳浦家族不法利得,換算成新台幣約有兩百億餘元新台幣,目前仍在打官司。但當這個官司正在開打的時候,法國方面卻也已經先聲奪人軋一脚在索賠了。據稱因為法國政府認為,這筆錢是他們的國營企業「湯姆笙公司」依據契約價款的 18.6%匯佣進汪傳浦的帳戶,所以錢應該是該退回原來的出處。雖然原始的真正出處是台灣,因為是台灣把購買拉法葉的錢匯到「湯姆笙」,「湯姆笙」再撥出18.6%轉到汪傳浦的佣金帳戶。所以才會發生目前的六億三千餘萬美金(換算台幣約兩百多億)被凍結在瑞士。
事實上,台灣目前也對法國當局提出違約索賠的商務仲裁官司。因為依據購買拉法葉艦契約上面的「排佣條款」規定,如果賣方付出多少佣金,賣方就必須賠償台灣同額的佣金價金。所以我們(台灣)目前是對法國正式索賠五億九千萬美金賠償。結果法國人的如意算盤是,法國把汪傳浦被凍結的六億三千萬美金要回來,再還給台灣五億九千萬美金。台灣則擺明立場拒絕法國似是而非的詭辯,強調這根本是兩碼子事。汪傳浦是貪污到台灣的拉法葉案佣金,我們要把他像郭力恆吐出來一樣地全要回來,至於法國則是違反了當時簽訂契約的「排佣條款」,所以應該另外賠償。
可是 ,站在台灣軍方的立場似乎則又不然,因為誠如眾所週知之情形,所有的軍火買賣包括: 拉法葉、幻象機及雲母飛彈,這些尖端武器的後續零附件是非常重要。有些圈內人常說,所有的軍火交易中,我賣給你第一筆是「喝湯」而已,後面的二、三十年維修,以及零件的補給才是「吃肉」!如果法國人惱羞成怒,不再賣給台灣相關後續的零附件,則台灣所購之幻象機或拉法葉艦就可能沒辦法全面服役。所以這實在是一個「痛處」!這種難言之隱的狀況,儼然已變成台灣必須通盤考量與拿捏的燙手問題。一言以蔽之, 法國現在正是「吃台灣夠夠」!
何澄輝:我拜讀您的大作,發現「拉法葉弊案」的最大阻力似乎來自軍方,軍方似乎不太願意對此案進行更進一步的追究。
溫 紳:因為軍方就像過去海軍總司令顧崇廉所宣稱的看法—一 顧崇廉是取代了第一位台籍總司令莊銘耀而出掌海軍總司令一一 顧崇廉說:軍方要走出「尹清楓的陰影」。事實上, 所謂「尹清楓的陰影」就是「拉法葉弊案」!而「拉法葉弊案」,劉和謙這位過去在李登輝時代當過參謀總長者,他便感慨講過:「拉案」的發生是甲午戰爭以來,海軍的第二次奇恥大辱!亦即此案的發生,實在是非常大的喪權辱國紀錄。
我們都知道,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慈禧太后把購買軍艦的錢移去建蓋頤和園,「拉法葉弊案」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有一點像。因為我們買的拉法葉艦, 其實只是載體而幾乎與空殼無異,而在艦上的電戰系統方面,我們的敵人中國卻獲得比台灣更先進的裝備。這也無怪乎劉和謙會認為此乃甲午戰爭以來的第二次奇恥大辱!對於軍方來講,此一弊案簡直是不堪聞問的!非常丟人現眼的!海軍不但死了一個尹清楓上校,後來又被查出整個契約竟被灌水 18.6%,而且是罪證確鑿。這是因為瑞士提供給台灣的資料顯示,當年的幾月幾日匯款多少即被轉帳匯入佣金帳户、全部進出的明細表都一目了然。
又例如:郭力恆原來是抵死不承認,但當檢方把瑞士提供給台灣的資料出示給他看後,當場啞口無言!因為所有的錢是什麼時候進去、轉出去多少…全都一清二楚!單從這點就可以發現,瑞士提供給我們的資料相當有用。但也相對顯現出的另一問題即是:除了郭力恆兄弟以外,汪傳浦家族的這些資金進進出出,到底流向何處???
此其中,有一個特殊現象,這也是我特別留意到的地方,亦即汪傳浦家族的佣金帳戶內有一家名為「EFG 」的銀行,「EFG」這名詞,剛好出現在最近的信託兩百多億新聞上。過去的信託訊息是在公元二00三年時交付「 Credit Suisse」(瑞士信貸銀行),這家金融機構正巧也是汪傳浦家族佣金帳户最大一筆之所在的銀行。而那時「EFG 」這家銀行尚未浮出檯面。直到前(2005)年 十一月七日 由瑞士提供查扣的資料給台灣後,「特調小組」始在去年 九月二十八日 公布具體求刑起訴書中,相關附件這才披露與佣金相關的銀行內還有一家是叫做「 EFG」。故而從信託「Credit Suisse」到信託給「 EFG」。恰好這兩家銀行都是跟汪傳浦家族佣金帳戶有來往 !! 事實上,「EFG」對一般人來講是很生疏的,如果不是去年「特調小組」公佈具體求刑起訴書,外界也不曉得有這麼一家銀行。從這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傳聞中指稱法國檢方曾私下知會過跑這條線的外籍記者,他們強烈懷疑汪傳浦全家只是在幫某些人代為保管佣金帳户。汪家充其量可能只是人頭而已。因為他們可能全是人頭角色,故而在帳户上似乎無法自主性動彈,對於這筆錢彷彿不能直接動用,可能只是扮演代管角色而已,而真正懂得密碼,或者可以簽名轉移者極可能是幕後的某些人。而這些人在這些年,動不動就把錢來個「信託」,好像要把見不得來路的錢財「攪成一片」 ?! 照理講,這種事應該涇渭分明,甚至要對於與汪傳浦來往的相關銀行避之唯恐不及,更遑論會將大把錢交付給其信託。所以聽說當年有人執意要信託給瑞士信貸時,不少人便極力反對!因為他們認為此舉無異「對號入座」。特別是大家一聽到「瑞士」,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洗錢」這種不良的印象!但卻搞不懂為何有人要執意給瑞士信貸?
如果這是無意中的巧合,或許算是一個偶然也罷,但第二次的信託又是交給「EFG 」!竟然又是跟汪傳浦家族佣金帳戶重疊,有一又有二,有時候不免會讓人納悶:不禁懷疑這些錢的彎來轉去過程,彷彿就是要利用信託名目與汪傳浦佣金帳戶重叠而從中有所混淆,因為金額恰巧又是有點吻合,皆是兩百多億,可能到時候又可運用「五鬼搬運」的手法,把汪傳浦家族的佣金帳戶內金錢,到時候又變成另一名目而回到他們的手中。這樣的疑慮陰影讓人揮之不去,個中蹊蹺委實啟人疑竇。
當然這只是猜測有此可能性而已!無法予以百分百確定。但是一而再,從「Credit Suisse 」到「EFG」,怎麼會一而再的重履覆轍呢?何況這件事在當時砲聲隆隆,「聯合報」都有報導的紀錄,外界都難以理解錢怎麼會非去給「瑞士信貸」或「 EFG」信託不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